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二章 姜还是老的辣(1/3)

作者:十一印
我又不是元芳,我还侧着看躺着看睡着看呢!吴悠在心里头咆哮着,对于胡小郎君的二逼简直愤怒到一定程度了。欢迎来到阅读

这二逼的伤害力,已经大到就算在旁围观也有被波及的危险了。

“我,”吴悠刚张口,还没说话,就被那个开口挑事的人打断了,不屑的看了吴悠一眼,“他不过一介农夫,有什么看法。怎么,难道胡公子的见识连个村夫都不及?”

死小白脸,这可是你自己找的啊!你削那没长成小公鸡就够了,把哥扯进来做什么!还有,你那鄙视的语气是怎么回事,职业不分贵贱你没听说过啊,要不是有农夫辛勤工作,你丫的吃大粪去。

吴悠不是个惹事的人,但是也没有好脾气到人家打脸了还不吱声,所以当下就清了清嗓子,将众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这才不紧不慢的张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子又曰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连圣人都知道,请教是因为学识而不是身份贵贱,难道先生觉得孔夫子此言有谬?”

唐朝统治者尊崇儒学,在乡学中大力推展儒学教育,立周公、孔子庙,每年更有皇帝或者太子亲为主持释典仪式,所以说此时读书人中孔子的地位还是很尊崇的,怀疑孔子,那是需要大勇气的。

很显然,吴悠对面的哥们没这么勇气,被他一番抢白下来,脸是青一阵红一阵的,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那么,依你见识,应该,”

“当然是种牡丹好。”吴悠既然准备打脸,那就做的相当彻底,不等他问完便抢白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既然胡公已有牡丹,又何必舍花王而就其它?”

吴悠这话一出,四下皆寂,只听闻这四周的风声水声鸟鸣声,以及,一堆人的呼吸声。

能震撼这些人的,当然不是吴悠的霸气。吴悠很清楚的明白,那是几百年后刘大手牛逼的诗气穿越时空的震撼了这帮土包子。

“好诗,好诗!”不知道过了多久,被震撼的众人才清醒过来,顿时谀词如潮,声声要将房顶掀破。

这是唐朝,这是一个诗歌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做诗品诗论诗的时代,贩夫走卒歌女僧侣百工乐师,会做诗的不少,可能做出好诗的却不多,所以越是这样,出现好诗时越能使人颠醉如狂。

刘大手的诗句还是很拿得出手的,至少放到初唐这几乎算是唐诗蒙昧的时代,激起一片惊呼那是分分钟的事情。

“敢问小哥,这诗可是你所做?”一个白须老者越众人而出,颇为慈祥的看着吴悠问道,目光跟刚才已经有所不同。

“不是,是我听人说的。”吴悠咧嘴笑着的摇了摇头,给了一个很神秘的答案。

他还没有厚脸皮可以剽窃而不改色。

“那,敢问这人姓谁名是,仙乡何处?”白胡子老头可没那么容易死心。

“不知道。”吴悠摇摇头,只是个游方道人,我给了他一个馒头,他便赠我一首诗。

“哦,果真是,高人啊!”

“妙绝妙绝!”

那帮子人议论纷纷,却是少有人对此提出争议。

唐人赠诗,这本来就是极其常见的事情。李白为赠他一碗饭的五松山下荀媪写过诗,为送他酒的汪伦送过诗,白居易为偶遇的琵琶女做过诗,也为卖炭翁写过诗,诗歌在这里既是把玩的摆设品,也是生活中的必用品。莫说那些大手们,就是在做的这些装逼犯,估计也为不少数面之缘的人写过诗,所以很能理解那游方道人收了吴悠的馒头赠他一首诗的举动了。

不过送诗是一回事,但是能送出流芳千古的诗,这期间就是个人本事的事了。不少人都用艳羡的目光看着吴悠,心想这小子走运了,估计要与这诗一起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