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一章 华人(3/3)

作者:历史小说
亲切感的船队出现了。

某些时候,束发右衽之类的事并不会感觉出什么感情,但当在异国他乡居住的久了,看到这种发饰终究还是亲切的。

五月的一天,陈健请求了泰王,允许船队中的人四处逛逛,并保证安分守己遵守本地的习惯。双方的谈判已有进展,泰王也就允许了。

分发了银钱,又叮嘱了一些注意的事项,众人各自散去。

兰琪忙着去考察这里的土地制度,将她这一路所见到的土地制度和盘剥方式总结成小册子,寻找其中的相似点,越看越是惊奇:看似完全不同的文化、习惯、语言、肤色,在盘剥的方式上竟然有太多的相同之处,虽然小细节上完全不一样,可仔细一看却都透出几分相同。农奴换了一个别的名字,可本质上还是农奴,土地所有制透出了太多的东西。

陈健是个好热闹的人,带着林曦免不得要在一些街区寺庙上几柱香,散发些糖球、蜜饯之类的小吃给孩子们吃,一边寻找可能存在的教书先生。

多方打听之下,终于在一处华人的聚居地找到了这么一个人。老先生一听陈健要他些贡表文,自己都吓了一跳,表示实在没写过,也不太明白其中的格式,万一写错了那可不好。

陈健许下金银,只说胡乱编一些颂扬的骈文就好。

当即排出一些金银,又拿出两份在国内就已经准备好的国书纸张,上面盖着王上和议事会的印信,规格很正式,只不过内容是空的。

所有国书全部一式两份,需要拿回去一份存放,这些纸是用来绘制地图的特殊纸,坚韧而又宽大,属于特制的。

老先生既见了金银,又见了规格极高的国书纸张,顿时逸兴思飞。毕竟这样一个人物可是没有写国书的资格,如今竟有这样的大事,也算是平生不可想之际遇。

当即饮了一杯米酒,以让手臂不抖,研磨浓墨,陈健以白话说,他穷词写成骈文以为开头,再写些之乎者也。

林曦在一旁看了一阵,心道这倒是怪了,这些字我竟认得一些,其余的看上去虽不认得可也熟悉,四四方方,横竖撇捺,两者相较倒像是青蛙与蟾蜍。反观那些欧洲文字,则完全就是飞鸟与鱼,当真奇特。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