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七章 乾陵来历(2/3)

作者:一叶style
亲了一下施丽娅,夸奖了几句施丽娅真聪明:“丽娅,你要想办法让那个袁风不经意间再碰到李冰他们,让他们相信有关乾陵的一些秘密,引诱他们去那些偏僻、落后、迷信的小山村,尽量让他们一直处于高度惊恐之中。”

施丽娅媚笑了一声:“立平,你也知道,我是因为欠了你好多钱,逼不得已做了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头紧,让人办事真难啊!”

王立平嘿嘿一笑,起身下床,从自己的公文包内摸出一沓钱:“丽娅,这是三万元,你先拿开用着。记住,要是事情办妥协了,以前的老帐一勾销,另外再给你三十万。如果办不好,你可要记住,这三万到时,连本再利就是三十万,再加上原来的,你这世别想翻身了。”

施丽娅神情顿时黯然,王立平奸笑了一下,拍了拍施丽娅的头:“宝贝,你这么聪明,肯定办得好的。时间也不早了,你现在就赶回他们下榻的宾馆,别引起他们怀疑。我也要赶回上海了,这儿的情况,你要记得及时向我汇报。”

施丽娅赶回宾馆时,张远山还在唾沫横飞地向其他三人讲述着民间流传的有关袁天罡和李淳风的神奇传说。施丽娅心中暗喜,也假装入迷地听着,并适时地补充了有关乾陵的历史知识。

施丽娅本就是大学历史系出身,说得头头是道。她告诉大家:“武则天在唐高宗李治死后不久,便称帝,改国号为周。神龙元年正月,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发动政变,拥立唐中宗李显复位。十一月,武则天崩逝于洛阳上阳宫,临终遗嘱‘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终年82岁。次年五月,武则天灵驾还长安,八月与其夫合葬于乾陵玄宫。”

赵婉儿“呀”了一声:“没想到唐朝还曾经改国号为‘周’呢!”

施丽娅呵呵乐道:“武则天精通文史,写得一好书法,更是善权谋,段残酷。在她统治的近50年间,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加强和改善了唐王朝与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晚年豪奢专断,宫闱秽乱,侄儿武三思把持朝政,政宪大乱。武则天死前,为了给自己身后留下安息之下,自己宣布废除帝国,改国号仍为大唐,还政于儿子李显。在她死后,众大臣极力反对把武则天葬入乾陵,因为历代都是皇后先死能先入陵,皇帝死了再次开陵合葬。如果是皇帝先死,那仆不能动主墓,皇后死后就不能打开陵墓惊动皇帝亡灵而合葬。但是,宽厚仁慈的中宗皇帝李显,并没有接受众大臣的建议,为了表示孝心,命人挖开乾陵埏道,启开墓门,于神龙二年五月将武则天合葬入乾陵玄宫。从此,乾陵成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的一座一陵葬两帝的陵园。”

赵婉儿佩服地看着施丽娅,赞道:“施姐,你真博学,不愧是历史系高材生。”

施丽娅笑眯眯地反夸赵婉儿:“赵小姐,你不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嘛。”

赵婉儿脸上一红:“施姐,就别取笑我了,还不是因为我爸爸有钱,我才沾光进入了名牌大学。对了,施姐,武则天那块无字碑这么高大雄伟,却为什么不刻一字?”

施丽娅突然一脸严肃地说道:“赵小姐,那块无字碑到底是谁所立,历史上也颇多争议。有人说是唐中宗李显为他母亲武则天所立,碑上之所以不刻一字,是因为无法向世人评说,他母亲称过帝,但死后又是按高宗皇后身份合葬的,所以不好述说,索性留一无字之碑。另一说无字碑为武则天自己生前所定,她知道,她的一生功过是非,时人很难说清,她决定让后人来评价自己功过。何况,武则天自视颇高,她认为,当时的天下,没一人有资格能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