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八十四章 转移家产(1/2)

作者:苏三瑶
近来因为蝗灾的传言,水梨楼跟嘉山楼的生意都冷清了许多,幸好楚夫人和容斯白很有先见之明,提早将生意重心转移到州上,要是顾琉熙自己,断断没有时间精力甚至家底去拼。

能与这两人合作,的确是很好的选择。

顾琉熙偶尔出去买菜,都会听菜农们说,众人十分忧虑,一旦看到土里有蝗虫的卵,二话不说就给弄死,生怕一折蝗虫就出来了。

盼了一整年,累了一整年,不就盼着秋收的时候能有点收成,好歹填饱肚皮吗?

农民们忧心忡忡,顾琉熙虽然不用种庄稼,没什么好的的,可也不消蝗灾真的降临。

无论旱灾蝗灾,哪一回不是死一大片的人?

就在他们将粮食储备好后不久,乌泱泱的蝗虫果真来了,遮天蔽日,仿若即将下坠的阴云,抬头望去全是密密麻麻的蝗虫,连天上的太阳都看不见,折间庄稼就被毁于一旦,颗赁存。

不止田地里,连大街上都是飞来撞去的蝗虫,人们躲在家里不敢上街,段鸾儿将石头关在屋子里,门都不让他出。

不止庄稼被毁坏,连家畜都遭了殃,有时候家里的马匹跟奶彭上都歇满了蝗虫,看得人头皮发麻。

顾琉熙还是头一次见识所谓的蝗灾,吓得都不敢上街。李安倒是胆子大,做了个网套在竹竿上,跟新认识的邻居少年们跑去街上逮蝗虫,还说要拿回来洗干净了烤着吃。

顾琉熙深深感叹,吃货就是吃货,无论哪个年代,唯有美食不可辜负,管他蝗虫还是什么,能吃的一定要想方设法的吃掉。

其实早在得知将有蝗灾的时候,顾琉熙就在考虑要不要靠“吃”来解决一部分蝗虫,不过她仔细一想,古人哪能接受这种东西呢不是?所以一直没敢说。

结果李安这吃货的思想倒是很超前,从蝗虫出现的那一刻就兴致勃勃地做网兜,说逮到蝗虫之后要顾琉熙给他烧得好吃一点,让原本对吃昆虫十分抗拒的顾琉熙都莫名的觉得有些期待了。

段鸾儿道:“我听说每逢蝗灾,吃蝗虫的人多了去了,一来庄稼被毁,本就没有吃的,吃蝗虫总能填饱肚皮,二来蝗虫的味道不错,小孩子当零嘴就吃掉了。”

“我还以为你们都接受不了昆虫类食物呢。”顾琉熙心想,吃货果然是从古代遗传下去的本质。

顾琉熙等人如今住在城里,自然不知道周边村落因为蝗灾的事闹得有多天翻地覆,无论怎么防范,那些庄稼一折就被密密麻麻的蝗虫吃得干干净净,一年操持下来最后却落到这般境地,谁能受得了?

城里人早早买好了粮食,到还能支撑一段时日,可那些以庄稼为生的人,却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了。

等秋天一过,马上又是严冬,没法上山打猎,也没法下江打渔,不知道要逼死多少贫苦人家。

顾琉熙不是救世主,只顾得了自家人,哪里管得了别人?

只是一听到外面又有多少人在挨饿受罪,心里总是不太好受。

段鸾儿又道:“对了,昨天城哥回来跟我说,县令为了百姓安定,下令不许趁乱哄抬物价,一旦发现有人将囤积下来的米面高价卖出,一定严惩不贷。”

“是吗?这是好事啊,咱们那位爱子如命的县令老爷总算做了一件正事了。”顾琉熙瘪了瘪嘴。

“事情哪那么容易啊,城里凡是有头有脸的人,谁不是阳奉阴违,把县令的话当耳旁风?”段鸾儿放下正在缝补的衣服,又叹了一声道:“要真闹得太过火,县令也只能抓几个稍微有点脸面,却没什么权限的普通乡绅出来,杀鸡儆猴,好让那些人收敛一点而已。”

顾琉熙对本朝律法并不清楚,随口问道:“那要是被抓了,会怎么处置?”

段鸾儿想了想,道:“大概就是坊些银子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