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9章 徐庶劝诸葛(3/4)

作者:高月
徐庶有几分神似。

大人们却没有注意到孩子的调皮,诸葛亮笑问道:“江夏准备几时攻打樊城?”

徐庶喝了一口茶,笑了笑道:“暂时还没有决定,凭江夏军一己之力,很难击败曹军,须三家合力方行,我们也在等待南郡的军队北上,应该就在这几天了。”

“其实江夏军实力也不弱,有精骑兵,有重甲步兵,倒不一定战胜不了曹军,关键是调兵得当,比如用骑兵偷袭南阳,或者截断曹军粮道,在这种情况下,曹军必然会北撤。

那时江夏军占领樊城,就是荆州第一战大捷,无论对振奋军心,对你们太守在荆州的威望,都将有巨大影响,元直何不向刘太守建议?”

徐庶点点头,“贤弟的方案是不错,只是可惜骑兵已经用到别处了。”

诸葛亮也笑了起来,“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去汝南或者颍川了,不过这步棋走得并不高明,或许正是曹艹所盼。”

“这话怎么说?”

诸葛亮淡淡一笑,“此时曹艹率大军远征乌桓,中原空虚,荆州骑兵北上,虽然不至于攻下许昌,但必然会引发中原震动。

一些不满曹艹之人会趁奔走联络,尤其朝廷中有不少反曹大臣,如果他们有异动,肯定会被曹艹部署的暗探察觉。

等曹艹率军返回,正好一一铲除,为他南下荆州扫除后顾之忧,你说曹艹会不感谢你们的骑兵北上吗?”

徐庶默然无语,他不得不承认诸葛亮的见识更高一层,自己确实没有想到这一点。

这时,黄月英也叹息道:“这几年变化很大,以前的旧友大多各奔前途,我也常劝孔明出山致仕,造福天下苍生,以实现心中抱负,不要终老山林,可他就是不听,元直,你也劝劝他吧!”

“我正是为此事而来!”

徐庶连忙取出一封刘璟的亲信,放在桌上,推到诸葛亮面前,笑道:“不知孔明是否愿意出仕,出任江夏军师一职,璟公子对贤弟慕名已久,愿以贤弟为军师,共谋匡扶汉室大业!”

诸葛亮仰头呵呵一笑,“元直之才胜孔明十倍,璟公子为何不用元直为军师,非要惦记我这个山野村夫?”

“贤弟让我脸红了,我有自知之明,我的才华远比不上贤弟,我常对璟公子说,孔明有经天纬地之才,若遇明主,就如兴周八百年之姜尚,兴汉四百年之张子房,璟公子对孔明贤弟也悠然神往,今天若不是忙于军务,他一定会亲自前来拜访。”

诸葛亮还是摇了摇头笑道:“元直太高看我了,我生姓疏懒,不愿忙于政务,恐怕让元直失望了。”

旁边黄月英见丈夫婉拒了徐庶的好意,心中有些过意不去,也劝诸葛亮道:“璟公子应该很不错,否则元直和山民也不会对他忠心耿耿,纵观荆州,兴旺者唯有江夏,妾身也听说江夏人民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正是明主治国之象,夫君也赞扬江夏治理有方,既然璟公子诚心邀请,夫君为何不去试一试呢?”

诸葛亮笑而不语,不管徐庶和妻子怎么劝说,诸葛亮都坚持不肯答应,徐庶无奈,只得告辞离去。

诸葛亮送客回到书房,黄月英已经收拾好了茶具,有些埋怨丈夫道:“我真不明白你怎么想的,你不是说只要璟公子诚心来邀请,你可以考虑去江夏吗?现在人家请你做军师,位在元直之上,你却又不答应了。”&ns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