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章 第一桶金(1/2)

作者:
距离李峥嵘穿来已经一月有余,即使李家村依山旁水也渐渐有了暑气,树上的蝉从早叫到晚,李峥嵘蹲在院子旁正在拨弄她的柳树苗,至于她种的那几颗小麦,则是连芽都没发就尘归尘土归土了。这几棵柳树倒是撑的时间久一点,但看着也是奄奄一息了。峥嵘其实也没有对它抱多大希望,本身她自己也对种植不是很懂,看着这小树苗倒也是在意料之中,一看这样峥嵘索性连水也不浇了,把小桶放在一旁,盯着院子里正在晾晒的小麦发呆。忽然她灵机一动,这日月潭水可以促产小麦,说不定对这柳树也是起作用的。她回到房间,关上门,闪身进了空间,用玉瓶装了些潭水,这回她没有转悠,直接就出了空间。按照她在空间种小麦的经验,她是不敢直接用泉水浇柳树了,万一明天一早醒村民们发现她门前**之间多出五棵参天大树,她这小破屋恐怕就要被掘地三尺了。她想了想,用小桶把大桶装满,然后小心翼翼的给大桶里滴了一滴潭水,这种浓度的水应该效果也大打折扣了吧!拿着用葫芦做的水瓢舀了一瓢水,依次给五棵柳树苗都浇了水,好了,大功告成!李峥嵘把桶和瓢收拾好,又去厨房取来罐子和杵,搬了个小凳子就坐在屋檐下捣小麦,经过这么个月的积攒,李峥嵘的面粉已经差不多有半缸了,这么多面粉她一个小姑娘也吃不完啊,以后还会越来越多,要不看看能不能卖出去一点?她好买点盐什么的,这孩子吃了一个月的没有味道的饭,真是够够了,现在提起吃饭就发愁,不吃吧饿的慌,吃呢又实在是没胃口。说干就干,当时峥嵘她娘嫁过来的时候,带了两大藤条箱子的嫁妆,这么多年过去了,箱子里早已空空如也,峥嵘就把家里一些零碎东西装了进去,家里才稍微看着稍微有点家的样子。她踩着小凳,从箱子里翻出一个之前洗干净的袋子,把面粉装进去了小半袋子,峥嵘人小,装太多了她背不动,再者这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出了门把袋子放在小篮子里盖好,之后转身锁了门,拎着小篮子朝村口走去,她记忆中村口刘叔每天早上会拉人去城里,不知道能不能捎她一程。走到村口果然看见刘叔坐在牛车上等着,上边已经坐了两个大婶,由于农村去城里的人比较少,所以每次刘叔都会多等一会儿,希望能多拉两个人。峥嵘走上前对刘叔说,“叔,你去城里能捎上我吗?我摘了点菜去城里卖了,回来就给你钱好吗?”刘叔一看是峥嵘,赶忙说:“二丫啊,你还给甚钱哩,快坐上来,马上就出发了,叔捎你去就行了。”“谢谢刘叔。”峥嵘上了牛车,略微等了一会儿,又来了两个大婶,刘叔这才赶着牛车摇摇晃晃的朝着新河镇方向走去。刘叔把牛车赶到了镇子口,大家伙便都下了车,只因外来车辆进这镇子都要收十个铜板,而人进去则是不收费的。进城前刘叔还叮嘱李峥嵘:“叔把这牛车就听到那边的杨树下边,你在申时之前一定要回来,千万不要耍太久。”峥嵘告别了刘叔,拎着她的小篮子就排队进了城,话说峥嵘还是第一次见这古代的城镇,和电视上演的一点也不一样,这是一种粗犷的美,地面上没有铺青石,就是普通的土路,城墙也没有经过仔细雕琢,就是由一块块石头垒起来的,城门有四个守卫,也都是一脸憨厚,一点没有电视里的跋扈。峥嵘进了城,因为不认识路,就漫无目的在路上走,她也不敢随意进店去看,她现在可是身无分文。在第二个路口左拐刚走了几步,就看到了一家卖粮食的店,她这才拎着小蓝走了进去,发现这里卖的都是玉米面,豆子,大米之类的,没有看到有卖面粉的,她很是奇怪,也没有见村子里种水稻啊?怎么没有卖面粉的呢?她拎着小蓝走到店里的伙计跟前“小哥,你们店里收小麦粉么?”这伙计也就十三四的年纪,扭过头来就看见一个穿着灰色的粗布衣服的小姑娘,瘦瘦巴巴的,显得一双眼睛格外的大,倒是小脸洗的干干净净的,拎着个小篮,篮子里的东西被一块洗的泛白的碎花布盖的严严实实的。“面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