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八十五章 踏马而去(1/2)

作者:
桓七郎坟边,马车停了下来。杨毓站在马车上,遥遥望着那座新坟,目光带着温柔。:“女郎。”祺砚站在车下,蹙眉望着杨毓,充满了担忧。杨毓垂头看着祺砚,笑着道:“祺砚,别离开我。”祺砚鼻尖一酸,重重的点头:“祺砚不离开女郎,只要女郎愿意,奴情愿一生陪着你。”杨毓垂着头若有所思,沉吟着,缓缓抬头看向天边,长舒了一口气,将眸中的酸涩强压下去。七贤等人下了马车才看见杨毓独自一人,枯站在桓七坟前,众人相视一眼,嗟叹不已。:“七郎,我亲手杀了羽弗慕,却还是不能释怀。我想,蜀地原属楚国,强楚当年也曾凌驾秦国之上,那里的兵将一定能打败胡人,那里的宝马良驹,一定能解决南方少马的困难。我去练一支所向披靡的骑兵,再为你多杀几个胡人可好?”她就像站在桓七郎对面一样,双眸含着酸涩,泪珠滚滚滑落,却笑得清艳灼人。祺砚站在不远处,清楚的看见杨毓的神情,听见她每一句话语,不由得捂住双唇,却已经哭得失声。:“别蹙眉,我行此一遭,不仅是为你一人。胡人肆虐,阿翁、你、王叟,皆是死于胡人刀下。我不敢想象,每日有多少似你我这般的至亲好友永世相隔。”说到此处,她扬唇而笑,如释重负般的道:“我再也不愿看见这样的事。”:“七郎,我走了。”她无声的摇了摇头。:“别怒。”她的声音愈发的软糯,尾音绵长绵长的,像是撒娇一般。:“你知道我本就打算离开金陵一段时日,只不过现下离去,更加势在必行。”:“还记得当日聊城初见吗?若非我刻意放出消息,引你前来,或许你现在还能一如从前,无忧无虑的畅游山水,拜访名士。我本存好心,想要引你走上仕途,到最后,你辞官,丧命,却都是因为我。”:“你的性子,原本就志不在此,从前我不懂,一味的一意孤行,现在懂了,却来不及了。”她沉吟了片刻,阳光下,她的肤若芙蓉,眸光流转,比星子更亮几分。:“七郎,下辈子,不要再相识,可好?”说着这句话,她也分明是笑着的,却让人心碎。远处,响起悠悠琴声,杨毓笑着转眸看去,是嵇夜,将那日未奏完的半阙曲徐徐奏来。春寒料峭的季节,树梢上的枝叶发出嫩黄的新芽。杨毓就那么一身青蓝色素锦杂裾裙,一头如云青丝挽在头顶作姑子髻,清风徐来,带来林下之风,吹得额角碎发扑面,广袖翩飞之间,她慎重的跪在他的坟前,重重的叩头。最后,凝眸看着桓七郎的坟,解下腰间的短剑,挂在了他坟前的树枝上,转身,离去。七郎,就让这柄伴我生死的短剑,替我,护你长眠。:“阿毓,生死有命。”王冲深叹了一口气道。杨毓抬眸看着天边云卷,缓缓的道:“《阴符经》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难道人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世间万物就真的都不离天?即便付出足够的勤奋,事事究竟能否朝向心念之处,最终还要看天?”半晌的静默一片。她微微摇摇头道:“否。”登上马车。杨毓跪坐在马车中,马车前往之处未可知,她的心念,却坚定不移。目光看向车外,与此同时一封书信已经被送到宫中。:“陛下,乐宣君送来红本。”阿福垂着头,送上红本。阿桐怔了一怔,接了过来。《北伐表》臣,乐宣君,上奏吾皇。汉胡本可相安无事,和平共处。自高祖时,严苛治胡,胡族不忿反击,数年之间,竟占据洛阳。北地难以保全。然,胜败乃兵家常事。自知不足之处,若不及时修补,岂非愚蠢之极。值此战乱纷飞之年,臣有四谏上奏。其一,兵在庶手,权在士族,皇族掌控人心,可巩固。其二,固城墙,深挖池。广积粮,藏富民。多繁衍,尚征兵。其三,以夷治夷,以胡伐胡。其四,胡擅骑射,重甲骑胡常胜,蜀地恰盛产精兵良驹,奏请陛下,臣愿只身前去为陛下练兵。妇人之见,多有不足,望陛下多加思量。北伐之事,刻不容缓。南方之地,多平原丘陵,不宜作战。微臣庆幸,蜀地尚在。信到了此处,竟然就没有了下文。阿桐狐疑的看着最后那句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